心悦校园
优秀班主任专访之高明:用真心做实事

一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评选落下帷幕,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2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一班班主任高明获此殊荣。怀着对优秀班主任的敬仰,笔者此次走近高明,去解读他的班主任世界。在了解我们的到访原因后,高明笑着说:“其实很多班主任付出的和我一样,甚至有些比我付出更多,只不过我比较幸运吧。”虽然成就斐然,我们在高明身上感觉不到一点点的架子腔。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之后,高明与我们聊起了这段当班主任的时光。

“身传重于言教”——用行动说话

高明一直恪守“身教重于言传”的信条。“当三十多个学生的班主任,我时刻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现代化的教育对班主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长的高期望,素质教育的高标准,让我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用实际行动带领整个班级前进。”他如是说,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与执着。

“作为班主任,应该努力以教师的品行、素养引导学生。此外,还应该努力做一个‘真的人’,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与主张,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与忧虑,诚恳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他们的伙伴。”这是高明对自己班主任身份的定义。也正因为这种高要求,高明总是“一日三省吾身”,及时反省不足。“以书为镜”也是他查缺补漏的方法。他经常研习教育方面的书籍,拓宽眼界,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营养,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起这样的习惯,高明特别向笔者说到:“透过这些教育名家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学识渊博。我也看到,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主任的思想境界,而思想境界的高低决定了班集体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我就愈发热爱读书。”

“一个在知识面前止步不前的班主任,一个没有创新思想和能力的班主任,对班级怎能有影响力?”他认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会自觉向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靠拢。做好一面旗帜,是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高明从未放松过科学研究,这也曾经是他最大的乐趣。高明主要进行高效能量转换理论及节能技术研究,研究领域为火电厂、核电站、炭素行业以及新能源行业。近年来,他致力于产学研一体化,与发电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电力企业改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高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重大转向等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7项,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2部,申请授权专利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

在笔者与学生们的交流中,大家说到:“老师对于整个班集体的付出与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都喜欢这个亦师亦友的班主任。”学生们都为拥有这样一位以身作则的班主任感到很自豪。

“学长式班主任”——去引导,去关怀

所在班集体的学生对高明的评价是:平易近人,为人友善。“像一个学长”是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话。当高明听到学生对自己有如此高的评价时,他笑道:“在我看来,老师与同学没有很大的区别,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从未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而是以一种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在这个由38人组成的班集体里,存在一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高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也深知这一个小缺口可能造成大漏洞。但他并没有采取较为强制的措施来督促学生学习,而是用关怀式的学习方式去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那段时间,高明与辅导员一起商量,也与班委讨论对策,最终决定对整个班级学习结构进行调整,确定采取“一对一”帮扶办法。高明会经常进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及时询问学习进展,认真督促学习小组的共同进步。就这样,高明巧妙地让学习习惯优秀的同学,带动起班里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学长式的引导与关怀无处不在。除了帮扶办法,高明每学期都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指导等专题班会;介绍专业以及就业方面的经验并解答疑问。高明提到:“让我很开心的是,一些学生很愿意来找我倾诉疑惑、烦恼,我在耐心解惑的同时,更拉近了与他们的心灵距离。”而对于部分不太愿意主动与他交流的同学,高明往往会主动去联系他们,尽可能帮助他们。事实证明,高明的引导是非常有效的,该班级成绩的提升与凝聚力的增强都显而易见。

“用过日子的方式做教育”——平常心,大智慧

“一直以来,把教师作为终生事业的我想法很简单——像过日子一样认真教书。”高明笑着说,“多培养一些需要指导的年轻朋友是我最大的心愿。”他一直秉承深入学生之中,忽视身份差别的辅导理念。高明始终如一的坚持班主任随堂听课,积极认真地参加听、评课活动,最大程度走近学生。两年来,高明听课30余节,业务学习20余次,并能将学习到的优秀教学方法与经验灵活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总结。认真对待学生在学习、发展、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带动与指导。同时他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发展。他说: “班级38名同学就是38个不同的孩子,38本不一样的书,每本书都要拿出真心去交流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将每本书熟读于心,才能与每本书产生共鸣”。谈起班主任高明,该班班长冯文辰用另一个独特的词语“慈父”来形容,他说高明老师的这种无私付出已经潜移默化到我们班级学生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采访过程中,高明有一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做着一份平常事。”看着学生们从最初的懵懂不知,到如今的小有成绩,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高明很珍惜这种简单满足的职业幸福感。

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采访渐入尾声。笔者在谈笑间让记者走进了一位豁达、幽默、负责的睿智师长,敬仰、轻松、思考萦绕左右,短短两个小时令笔者受益匪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求知的脸。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深厚的感情。他用真心教诲学生,用真情培育学生,无愧于心,无悔于事业。衷心祝愿高明在教学的领域里与豁达睿智同行,越走越远!

作者:      责任编辑:崔杨
上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王文灏:做好该做的事儿 下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宋占龙:我的学生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