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校园
优秀班主任专访之于丽:真情付出,引领成长

“她脸上挂着明媚的微笑,优美上扬的嘴角,白净而又丰满的脸庞,一进门就让我感觉到处都敞亮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班主任时的场景,时隔两年,我还能那么清晰地记起当初,她是那么明朗地出现在我们全班人面前。”这是化学3班徐梦真同学在第一次见到于老师的印象。

作为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化学专业教授,于丽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然而,自09年以来,在科研工作之余,她的肩上又担当起一份新的责任——班主任。她用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师德品质、热情宽厚的处世态度,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

亲切自然,走近学生,引领学生成长

2012年4月,于老师被聘任为化学与化工学院2010级化学3班的班主任。再次担当班主任,于老师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做起学生工作时,显得格外游刃有余。

接手班级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召开班委座谈会,在和班委们轻松愉快的聊天中,于老师对于化学3班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在和班主任见面的第一次班会时,同学们很惊讶地发现,于老师竟然十分熟悉班级情况,甚至知道班里很多同学的名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于老师采用各种方式走近同学们。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她分别约谈班里包括交流生在内的每个同学,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方式,针对每个同学的不同个性进行帮助辅导。在掌握班级部分同学存在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等情况之后,于老师十分困扰。

2012年5月4日,正值青年节来临之际,她组织召开专题班会,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针对上课迟到、个别男生爱玩游戏耽误学习等问题,于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最后全班同学达成一致:由班长申请固定自习室,在班级内部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在学习、生活方面互相帮助。对挂科较多的两名同学,于老师与他们单独谈心并建立“学习约定”,帮助这两位同学面对现实,树立信心,争取顺利毕业。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她告诫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她的努力下,10级化学3班整体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各项活动开展顺利。

立足专业,激发兴趣,营造学术氛围

作为学院的一名年轻骨干教师,于丽老师在接任班主任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抓住各种机会激发同学的专业兴趣,提高学术能力。

了解到班内部分同学因高考调剂而到化学专业,因而对本专业兴趣不高的情况后,于老师引导大家围绕“成功与成才”思考如何立足现在,成就未来;如何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自己合适的成才道路。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相到表相、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给同学们介绍了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引导大家一定要把化学作为“立业之本”,要重视化学理论课、实验课,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习的活动,要多动手实验、多动脑思考、多积累知识和经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的实验态度、严谨的实验作风。

在于老师的影响下,化学3班的同学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活动并取得骄人成绩。徐梦真和刘亚楠同学在于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投身科研,在本科期间就发表了重要文章。2013年12月初,这两位同学代表学院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分别斩获“墙报类”的一、二等奖,展现出极强的科研能力。

着眼学生成长,分类指导,硕果初显

除了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外,于老师还特别关心班里同学的发展,对学生职业发展选择进行分类指导。如针对想考公务员的同学,她引导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你是否适合做公务员工作;如何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笔试、面试中的常见问题。此外,为了让准备考研、找工作的同学更好地了解具体情况。于老师邀请13年应届毕业生中就业及考研成功的同学,组织了专门的经验交流会。通过与学长学姐交流,化学3班同学对考研及就业形势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于老师还充分挖掘资源,为该班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接触各行各业中的成功校友,让更多的同学在实践中找到自己明确的就业意向。

在于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化学3班三年多来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诸多荣誉:两次获得校级先进团支部,一次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在校级、院级运动会上表现出色,多次获得表彰。班级内很多同学在校内各学生组织中担任要职,工作十分出色。针对准备继续深造的同学,于老师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高校夏令营,关注考研、保研信息。最后,共有6名同学获得免试入学资格,进入北京大学、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攻读。对于选择找工作的同学,班主任也极尽所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班内共有15名同学与烟台万华、学而思等高薪企业签约。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于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和尊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耐心和责任让她成为了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班主任。“我喜欢班主任的工作,喜欢看到他们年轻的笑脸。”

作者:      责任编辑:崔杨
上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吴松梅:不求桃李天下,只愿润物无声 下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张晓燕:二十载数学梦,朝夕间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