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校园
优秀班主任专访之张江华:做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儿

“我觉得,做老师就是一个良心活儿。”在简单而整洁的办公室里,张江华老师面对着我们这样说道。

张江华,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一直在安全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主持科研项目十多项,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和指导管理实践工作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已发表论文30余篇,上报政策建议报告多份,有效支持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如此辉煌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对他的仰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按照约定时间,笔者来到张江华老师的办公室。房间简约而大方,阳台上的植物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然而,与简历上不同的是,一身休闲装的张老师是如此和蔼、如此平易近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被问及他的职业选择时,张江华老师如是说道。他本科与硕士攻读的是数学专业,最终却选择了攻读管理学博士,并且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是兴趣给了他很大的选择动力。工作中的他,作为一位数学专业出身的管理学院老师,不仅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并且在科研方面也表现突出。张江华老师的经历向我们诠释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认不清自己真正的兴趣,我也是这样。”当谈到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时,张江华老师坦言,从小自己数学方面成绩突出,奥数也多次获奖。刚开始,他认为自己对数学很感兴趣,于是报了山大数学系,但后来渐渐发现,学术型的东西太过枯燥乏味,于是又学了运筹学,最后阴差阳错地发现了自己对管理学的兴趣。

张老师说,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要知己知彼。因为自己有时候并不了解自身的特点,所以就需要多方涉猎,从各个角度发掘本身的潜能,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劣,才会在以后的选择中更加得心应手。是的,正是他以前的不断尝试,才造就了如今的乐在其中,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广闻博知的张江华老师。

做老师是个良心活儿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成了时下众多大学生的上课准则。“哪门课程学分高,哪门课程易及格”已被视为金科玉律。面对这一现状,张老师并没有通过每节课点名的方式保证到课率,而是采取启发式教育,拓展课堂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他认为,大学里的课程并不应依靠单纯记忆来应付考试,而是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看一遍课件,不断修改。并且会经常就教学方法参考学生的意见建议,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相互尊重才能真正获得想要的效果。我觉得,做老师就是一个良心活儿。”张老师的这一段话,展现的不仅是作为老师的爱岗敬业,更多的是作为朋友的辛勤付出。

在张江华老师的世界里,教学就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他无法割舍的宝物。因为,这源于他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讲台就是他的舞台,学生就是他的朋友。正如他所言,爱课堂,所以为之付出,不求回报。

书中自有黄金屋

“大学,不同于高中,这是一个多方面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是丰富自身的机会。读书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途径。”这是张江华老师给在求学路上大学生的建议忠告。从本科、硕士都是数学专业到最终的管理学博士毕业,正是广泛涉猎的专业书籍打开了那扇通往兴趣之路的大门;从相对薄弱的管理学专业背景到如今科研项目硕果累累,也是书籍给了他披荆斩棘的勇气和信心。张江华老师说,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所谓精读,就是要对一些专业书籍不断思考、加深理解,这才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可以泛读,不必字字钻研,能使其成为自己的拓展领域即可。

当被问及专业书籍内容太过枯燥乏味时,张老师笑笑说:“你这个问题嘛,确实很现实,那怎么解决呢?两个字,坚持。当你看不下去的时候,那就坚持一下,假如每天坚持10分钟,日积月累,阅读量也就慢慢增加了。”同时,他还提醒我们,读书要学会做笔记,有什么想法写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原来是理科生,后来正是通过这个方法,才使自己的文笔变得越来越好的。”

“做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儿”。 张江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关爱与理解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则以自己的认真和成长作为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其实,老师并不一定都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一种老师可以如塞上春风,可以如江南细雨,可以如林间小溪,润物无声,温暖如玉,沁人心脾。这样的师生情谊也许不够伟大,不够轰动,但是细水长流,历久弥新,也并不褪色。

作者:      责任编辑:崔杨
上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许峰:旅管情,为师路 下一条:优秀班主任专访之李敏启:用心经营,用爱培育